近日手机股票配资平台,台海的事件接连发生:台湾岛内政局生变、外部势力军舰联合现身台海、中方军机军舰频繁活动。局势扑朔迷离,令岛内外舆论热议不断。
与此同时,一位长期研究两岸关系的台湾战略专家——雷倩,在华府发声称:中国历史上八次统一,没有一次是和平完成的。这是否意味着,第九次统一依旧无法避免冲突?而这些天接连发生的异常事件,是否正在为某种更大的转变做铺垫?
第一件事情来自岛内政坛,柯文哲获释的消息掀起新一轮政局震荡。台北地方法院裁定,民众党前主席柯文哲以七千万元新台币交保候审。
过去一年,他被羁押的消息曾引发岛内政坛巨大震动。如今重获自由,岛内媒体迅速解读:民众党可能与国民党全面联手,准备在下一轮政争中合力对抗民进党。岛内政局突变,给本就紧张的台海局势再添变数。
就在柯文哲交保当天,澳大利亚与加拿大的军舰竟然一同穿越台湾海峡。这是此前极为罕见的情况。两国虽与台湾关系密切,但过去极少同时在台海高调“亮剑”。
这次联合行动公开性强、政治意味浓,显然不是偶然。东部战区随即派出战机和军舰,进行针对性驱离。这不是常规演训,而是一种明确回应。与此同时,台当局公布的军情通报显示,14架次解放军军机“越过中线”,并在周边海域活动频繁。
中线虽非国际法下的正式分界,但长期以来成为两岸默契的“安全缓冲”。大陆军机的密集过线,代表这一默契已被打破。台军内部开始担忧:解放军到底准备到哪一步了?是演训,还是已经在为更大的行动做铺垫?
雷倩认为,目前的台海局势已进入一种全新阶段。她指出,九三大阅兵展示的那些高端武器,并不是用来吓唬台湾的。
要解决台湾问题,用不上那么先进的装备,九三阅兵的真正对象,是美国,是西方,是地缘政治的对手。这种说法不但让岛内一些人“自作多情”,也揭示出大陆战略层面的考量更加深远。雷倩在华府的讲座中讲得更为深入——九三阅兵不仅是军事展示,更是战略传递。
她指出,如今的世界格局早已脱离二战时期那种“海滩布雷、滩岸歼敌”的战法。未来的战争形态、战场态势、决胜方式都与过去完全不同。她提醒台湾民众,不应再用落后的方式想象未来战争,而要思考如何维持和平。
雷倩明确表示,台海之危,不在于大陆的准备,而在于外部势力的插手。她说,如果没有外国军事力量进入台湾,两岸仍有可能避免最坏的结果。一旦美、日等国将兵力部署到台湾,台海就将变成核大国对抗的前沿阵地。
这不是两岸的战争,而是全球力量的碰撞。她还披露,9月中旬将有一场“和平兵棋推演”,参与者包括美、台、大陆、俄、日等地学者。模拟台海突发冲突,研究如何降温,如何避免走向极端。
这是少数从学术角度探讨“和平统一路径”的国际尝试。雷倩提到,过去60多年,两岸虽未签署停战协议,但始终维持某种和平状态。马英九执政时期,两岸曾在经贸、人员交流层面实现实际合作。这说明,只要双方有诚意,有智慧,是可以管控分歧的。
可惜,这种努力,在当前执政者的操弄下被彻底破坏。当前局势下,最危险的莫过于“信息茧房”。她指出,台当局长期营造一种封闭的信息环境,让岛内民众误以为战争不会发生,大陆不会动手。
然而,这种误判极可能将台湾带入不可逆的深渊。更值得注意的是,近期越来越多的岛内统派人士赴北京参访,出席九三阅兵等活动。
这些人本以为回台后会遭民进党打压,结果并未如预期被秋后算账。这说明,台当局内部已焦头烂额,无暇顾及统派人士。赖清德的支持率也创下新低,不满意度高达52%。政局不稳,民进党内部隐患丛生。
他试图通过大量采购美制武器、借外力维稳,但效果并不明显。这种被动的战略,无法改变大陆的节奏,也无法真正稳住岛内局势。历史的逻辑往往有其深层规律。
雷倩强调,中国历史上八次统一,没有一次靠和平完成。不论是内部分裂势力,还是外来占据者,最终都被武力收复。这不是好战,而是现实。她特别提到清朝收复台湾的那段历史。当时清廷尝试与郑氏家族谈判,付出了很大诚意,但对方执意拒绝。最后,还是用武力解决问题。
台湾是岛屿,自给能力强,心理上更容易形成割裂感。这种地理特性,使得岛内政权往往不容易主动回归。即使在没有外敌干涉的情况下,也会固守分裂局面。
从三国时期的夷州、南宋的毗舍耶人,到清朝的郑成功家族,历史一次又一次证明:台湾问题,和平解决的机会非常小。特别是在拥有强大战略价值的前提下,没有任何非法占据方愿意主动放弃。
台湾被誉为“永不沉没的航母”,不仅是中国海上门户,更是国际航运要道的关键节点。无论是过去的日本,还是今天的美国,对台湾的觊觎从未停止。强占者不会轻易交出手中筹码,和平解决的可行性因此大打折扣。
雷倩讲述了一首清代诗人丘逢甲的诗——《春愁》。“春愁难遣强看山,往事惊心泪欲潸。四百万人同一哭,去年今日割台湾。”这首诗写的是甲午战争后台湾被割让给日本,岛上百姓的悲苦。今天的台湾并没有被外国占领,但也不是完全自由的状态。
雷倩希望,第九次统一能成为历史上的例外。哪怕冲突不可避免,也应尽可能缩短时间、减少伤亡,尽早谈判、尽早稳定秩序。这不是妥协,而是一种智慧。
她认为,台湾已经选出了当前执政者,无论喜欢与否,这就是现实。要做的,不是幻想改变对方,而是主动布局,寻找更大的出路。就像围棋,死局就让它死,重点是找到活路。
今天的台湾问题,已不再是单一地区冲突,而是地缘格局下的焦点。大陆的战略节奏、岛内的政治变局、外部势力的干预,一切都在重构未来。雷倩的观点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不同的视角——不是鼓吹战争,而是认清现实,从现实中找出最少冲突的路径。
历史不容回避,现实不能粉饰。和平不是喊出来的,是谋出来的,是在理性与实力的平衡中争取来的。
信息来源:
雷倩答中评:大购兵后更要思考和平略径 2025-09-08 00:26:54 中评电讯
国鑫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